CAS號:617-86-7
MDL號:MFCD00009018
EINECS號:MFCD00009018
RTECS號:暫無
BRN號:1098278
PubChem號:暫無
1. 性狀:無色液體
2. 密度(g/mL,25℃):0.728
3. 相對蒸汽密度(g/mL,空氣=1):0.7316
4. 熔點(oC):未確定。
5. 沸點(oC,常壓):107-108
6. 沸點(oC,5.2kPa):107
7. 折射率:1.41-1.412
8. 閃點(oC):-3
9. 比旋光度(o):未確定
10.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(oC):未確定
11. 蒸氣壓(mmHg,25oC):未確定
12. 飽和蒸氣壓(kPa,60oC):未確定
13. 燃燒熱(KJ/mol):未確定
14. 臨界溫度(oC):未確定
15. 臨界壓力(KPa):未確定
16. 油水(辛醇/水)分配系數(shù)的對數(shù)值:未確定
17. 爆炸上限(%,V/V):未確定
18. 爆炸下限(%,V/V):未確定
19. 溶解性:溶于大多數(shù)極性有機溶劑,經(jīng)常在CH2Cl2中使用。
該物質對環(huán)境可能有危害,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。
暫無
1.疏水參數(shù)計算參考值(XlogP):無
2.氫鍵供體數(shù)量:0
3.氫鍵受體數(shù)量:0
4.可旋轉化學鍵數(shù)量:3
5.互變異構體數(shù)量:無
6.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0
7.重原子數(shù)量:7
8.表面電荷:0
9.復雜度:25.7
10.同位素原子數(shù)量:0
11.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2.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3.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4.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5.共價鍵單元數(shù)量:1
1.在堿水作用下,分子內的Si-H鍵斷裂,放出氫氣,生成三乙基硅醇。與烷基鋰反應,Si-H鍵中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。與烷氧基鋰反應,生成三乙基烷氧基硅烷。三氯化鋁存在下,與氯化氫反應,生成三乙基氯硅烷。在鉑催化劑作用下,可與鏈烯烴發(fā)生加成反應。
2.對酸、堿和濕氣敏感,與濕氣接觸會放出氫氣。建議在干燥條件下儲存和在通風櫥中使用。
保存方法;常溫,2-10°C,-20°C,密閉,避光,通風干燥處,
1. 可由三乙基氯硅烷用氫化鋰或四氫鋰鋁還原來制取。
2. 在5升三頸燒瓶上安裝高效攪拌器、滴液漏斗和大管冷凝器。后者連干冰和丙酮冷卻的冷阱。用此瓶制成乙基溴化鎂(12.6摩爾)的乙醚溶液。在冷卻和劇烈攪件下向其中滴加406. 5克(30摩爾)三氯氫硅溶于1200毫升無水乙醚溶液。加料約需6小時。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攪拌8小時,然后加熱回流1小時。用20塔板柱蒸餾除去乙醚,殘余物在蒸汽浴上加熱10小時。加180毫升水并攪拌使之水解,然后加372毫升濃鹽酸,分出水層,用2份500毫升乙醚萃取。將乙醚萃取液與產物合并,用水洗滌,然后在150克無水碳酸鉀上干燥2小時,經(jīng)4塔板柱分餾,得27.03克(77.5%)三乙基硅烷。
1.用來合成有機硅化合物。
2.三乙基硅烷 (Et3SiH) 在有機合成中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,是常見的重要合成試劑之一。它通常被定義為溫和的還原試劑。
Et3SiH 最常用的功能是與含有不飽和鍵的化合物發(fā)生氫-硅化反應。Et3SiH參與的氫-硅化反應可以受到多種金屬的催化,產物的結構主要受到催化劑類型和底物結構的影響。到目前為止,人們仍然在該反應的區(qū)域選擇性和立體選擇性研究上投入大量的工作。例如:在末端炔烴的氫-硅化反應中,有的催化劑能夠選擇性地得到馬氏加成產物 (式1)[1],有的則得到反馬氏加成產物[2];有的得到順式產物,有的則以反式產物為主 (式2)[3]。在末端烯烴的氫-硅化反應中,B(C6F5)3 是一個具有高度區(qū)域選擇性的催化劑 (式3)[4]。
醛酮與Et3SiH反應得到相應的醇的硅醚,使用B(C6F5)3催化的反應條件最為方便,而且具有較高的立體選擇性 (式4)[5,6]。α,β-不飽和酮可以發(fā)生1,4-加成反應,生成烯醇的硅醚,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反應 (式5)[7~9]。
如果將醛和炔烴或者含有醛和炔烴官能團的同一個分子與Et3SiH反應,前者得到分子間的反應產物,而后者則得到分子內的成環(huán)產物 (式6)[10,11]。
在過量的Et3SiH的存在下,醇可以在非常溫和的條件下被還原成為相應的烷烴[12]。而更有合成意義的是羧酸、酰氯和醛均可在B(C6F5)3的催化下,高產率地得到相應的烷烴 (式7)[13]。
雖然Et3SiH參與的烯烴的過氧化反應不是該試劑的主流反應,但是該反應能夠在非常溫和的條件下獲得過氧化合物,這在含有過氧鏈的天然產物的全合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[14,15]。最近,有人報道了在金屬催化劑的存在下,芐基的C-H鍵可以被活化和裂解,最后生成Et3Si- 取代的產物。這種C-H鍵的官能團化反應值得關注 (式8)[16]。
危險運輸編碼:UN 1993 3/PG 2
危險品標志:易燃
安全標識:S9 S16 S29 S33
危險標識:R11
1. Trost, B. M.; Ball, Z. T. J. Am. Chem. Soc., 2001, 123, 12726.
2. Sato, A.; Kinoshita, H.; Shinokubo, H.; Oshima, K. Org. Lett., 2004, 6, 2217.
3. Liu, Yang; Yamazaki, Shoko; Yamabe, S. J. Org. Chem., 2005, 70, 556.
4. Rubin, M.; Schwier, T.; Gevorgyan, V.; J. Org. Chem., 2002, 67, 1936.
5. Asao, N.; Ohishi, T.; Sato, K.; Yamamoto, Y. J. Am. Chem. Soc., 2001, 123, 6931.
6. Lipshutz, B. H.; Caires, C. C.; Kuipers, P.; Chrisman, W. Org. Lett., 2003, 5, 3085.
7. Carl R. Johnson, Raj K. R. J. Org. Chem., 1994, 59, 2287.
8. Gracias, V.; Zeng, Y.; Desai, P.; Aube, J. Org. Lett., 2003, 5, 4999.
9. Paquette, L. A.; Wang, H.; Su, Z.; Zhao, M. J. Am. Chem. Soc., 1998, 120, 5213.
10. Tang, X.-Q.; Montgomery, J. J. Am. Chem. Soc., 2000, 122, 6950.
11. Mahandru, G. M.; Liu, G.; Montgomery, J. J. Am. Chem. Soc., 2004, 126, 3698.
12. Gevorgyan, V.; Rubin, M.; Benson, S.; Liu, J.-X.; Yamamoto, Y. J. Org. Chem., 2000, 65, 6179.
13. Gevorgyan, V.; Rubin, M.; Liu, J.-X.; Yamamoto, Y. J. Org. Chem., 2001, 66, 1672.
14. Xu, X.; Dong, H. J. Org. Chem., 1995, 60, 3039.
15. Tokuyasu, T.; Kunikawa, S.; McCullough, K. J.; Masuyama, A.; Nojima, M. J. Org. Chem., 2005, 70, 251.
16. Kakiuchi, F.; Tsuchiya, K.; Matsumoto, M.; Mizushima, E.; Chatani, N. J. Am. Chem. Soc., 2004, 126, 12792.
17.參考書:現(xiàn)代有機合成試劑;胡躍飛 付華 編著;化學工業(yè)出版社;ISBN 7-5025-8542-7
暫無